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024年,灵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主动担当守牢底线、守正创新优化环境、凝心聚力服务发展,各科室、所、队、中心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奋力作为,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齐心协力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灵宝市共有包保主体6195家,包保干部762人,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为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该局党组坚持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班子成员对A级、B级所有市场主体进行分类包保,不定期对A、B两级市场主体进行督导。工作人员利用2个月时间跑遍全市各乡镇,逐村进行沟通对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上传“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平台”。全年包保督导率98.47%,问题发现率2.54%,问题整改率99.75%,圆满完成了总局提出的督导整改率要达到96%的要求。
重点发力推动食品监管提质增效
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契机,成立三个食品安全工作专班,建立完善每周调度会制度、联络员制度、专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每周三、周五总结通报进展情况,不定期对各基层所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全市目前有学校食堂174家,全年累计检查773家次,检查覆盖率100%,排查问题324个,整改323个,移送其他部门1个,立案6起;约谈2家校外供餐单位及7家学校食堂负责人;组织各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监督员等3000余人开展线上培训2次,线下培训3次;对2个校外供餐企业进行“解剖麻雀式”风险点排查,指导企业细化完善风险防控安全措施;在暑期对16家学校食堂进行了整改,极大提升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了更好地提升监管效能,还对学校实行了“线上+线下+AI抓拍”联合监管,对线上监管发现的问题,向教体局、辖区所进行及时通报,督促及时整改;将学校食堂实时视频二维码张贴到学校门口,家长可通过扫码观看后厨情况,随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切实做到了无事不扰但监管又无处不在。
二是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采取全面排查和突击检查的方式,深入肉类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火锅烤肉类餐饮店等场所,严查肉类产品来源不明、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检查肉类产品生产经营单位2320家次,排查问题40个,下达责令整改25份,有效净化了肉制品市场。
三是开展网络食品安全整治,对美团、饿了么2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开展了行政约谈,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线上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全年排查外卖商家475家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6家次,发现风险隐患104个,立案6起。
强化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共护食品安全
一是将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教体局、民政局等成员单位,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生猪市场、非冷冻冷藏食品、水产品、学校及学校周边、敬养老机构等,开展了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检检查,检查种植经营企业102家次、畜禽养殖企业110家次、水产基地95场次、水产品批发市场96场次、农药门店123家次、学校养老机构380余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000余家次,整改安全隐患问题48个。
二是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各乡镇、食安委成员单位设立咨询台16个,展出宣传版面200余块,发放宣传品3万余份,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车、微信群、宣传横幅等宣传食品安全,特别是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2次,共360余人,有效净化了食品安全环境。
三是全面监管与抽样检测相结合。坚持做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等“舌尖上”食品安全保障和“三小”(小经营店、小摊贩、小作坊)综合治理的同时,扎实做好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抽样检测。全年共抽检食品890批次,完成抽检101%,合格率为96.97%。
四是履职尽责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印发了《2024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明确食安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并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部门齐抓共管、履职尽责到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在市政府官方网站,对食品安全行政许可、现场检查、抽样检验、监管执法、行政处罚、12315投诉热线等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促进社会共治。(王颖)